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不确定性明显增加,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广泛深远。一方面智能制造、网络制造、绿色制造、服务型制造等逐渐成为生产 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,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 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和新需求;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,贸易保护主义、 单边主义盛行,发达国家经济分化加剧,全球贸易增长乏力,企业产品出口和技 术引进面临诸多困难。 从国内大环境看,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创新核心地位愈加突出,战 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速融合,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、 提高科技含量提供了战略导向。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,“三去一降 一补”任务的深化落实,“一带一路”“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” 总体战略和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”区域战略的深入实施,以及有效 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,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、扩大有效投资、改善 发展条件、优化产业结构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发展机遇。但同时我国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,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依然艰巨,创新能力不 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,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待规范。安全生产、环境保护、节 能减排等政策措施更加趋于严格,劳动、资本、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趋高,新阶 段对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。 甘肃省是西北战略腹地、枢纽通道、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,也是全国重要 新能源、有色冶金新材料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、中药材及向西开放门户和次区 域合作战略基地。科研基础实力较强,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快 培育。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为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 对外合作带来了新机遇、提供了新思路、构建了新平台。2019 年 8 月,习近平 总书记亲临甘肃视察强调指出:“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‘一带一路’,要找准发力 点,加强同沿线省份和国家开展实质性、多领域合作,加快构建内外兼顾、陆海 联动、向西为主、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。”2019 年 9 月 18 日,习近平总书记 在郑州主持座谈会,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,为甘肃企业以 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导向,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黄河流域治理保护和高质 量发展的新路子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。2020 年 9 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 深化改革委员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 进的新发展格局,为甘肃企业深度参与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布局,积极融入国内大 4 市场,放眼国际大市场,形成国家内循环的优质原材料供给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, 使甘肃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点。但这些比 较优势也正在被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效应所稀释,产业两头在外、消费能力不足 等问题突出,全省投资增速下滑、外资持续下降、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风险 也有所积累,制约了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实力的提升。 白俄罗斯是连接波罗的海和黑海等国家的枢纽,也是丝绸之路向西发展的重 要节点国家,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优势。自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提出后,白俄罗斯与我国签署了共同建设“一带一路”合作协定,近年来更 是签署了大量的互惠协议,共同打造的“中白工业园”是双方在“一带一路”中 的示范项目,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合作平台。甘肃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向西开放的重要 节点,与白俄罗斯建立了相对稳固的交往渠道与合作关系,在配合总体外交,增 进两国和人民之间的友谊,扩大我省对外开放,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 挥了积极作用。甘肃省与白俄罗斯友好关系始于 2007 年 7 月甘肃省与格罗德诺 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。经过 13 年的发展,双方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逐步深入,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。特别是近 5 年来,甘肃以友好省州为平台,在经贸、项目投 资、文化教育、医疗卫生和人员培训、生态环保等领域与白俄罗斯开展了富有成 效的合作。 为了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,充分发挥智库作用,甘肃省白俄罗斯研究院在充 分研究白俄罗斯国情和甘肃省企业发展环境的基础上,依据《对外投资合作国别 (地区)(白俄罗斯)指南(2020 年版)》《对外投资合作国别(地区)(白俄罗 斯)营商环境指南(2020 年版)》《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》《甘肃省“十四五”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》等编 写本指南。目的是以白俄罗斯为战略支点,引导甘肃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大循环, 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;鼓励企业依托白俄罗斯经济园区,强化产业链、供应链合 作,发展通道经济;积极引导企业“走出去”、扩大对白投资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 场,培育提升企业外向型发展能力。
投资指南(9月10日).pdf